首页 > 新闻资讯

一种多辊进料的移动式树木粉碎机的制作方法

发布时间:2025-04-26 07:47:49 作者:欧宝体育棋牌

  

一种多辊进料的移动式树木粉碎机的制作方法

  树木粉碎机是树木及其枝丫处理的常用设备,它的规格类型多种多样。按照粉碎形式分,有盘式粉碎、鼓式粉碎、锤式粉碎。按照使用场合,有固定式和移动式。按照粉碎规格,有8厘米、10厘米、16厘米、20厘米、25厘米、30厘米等。按照进料方式,有自然进料、单辊进料、双辊进料等。林业、园林行业中,废弃树木和枝丫的规格尺寸不一,为了适应大多数树木和枝丫,粉碎机的解决能力达到35厘米比较好。树木和枝丫的存放地点往往比较分散,为使用方便,粉碎机做成可移动式比较好。然而,目前市场上并没有这样集多种功能为一体的设备。

  鉴于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辊进料的移动式树木粉碎机,其能被机器牵引行走,并能够完全满足直径35厘米以下树木和枝丫的处理。

  一种多辊进料的移动式树木粉碎机,包括车架及依次设于该车架上的进料平台、进料辊装置、刀鼓装置、排料装置、动力装置;

  该车架底部一端设有行走轮,另一端设有拖车千斤顶,靠近该拖车千斤顶的一端侧面设有拖挂环;

  该进料平台设于该车架上靠近该行走轮的一端,该进料平台设有用于操作进料退料的操作杆;

  该进料辊装置包含进料仓,该进料仓的进口与该进料平台的出口连接;该进料仓内部的下方设有若干组下进料辊,各下进料辊的顶面位于同一水平面;该进料仓内部的上方设有摆动架,该摆动架的一端通过摆动轴与该进料仓的进口上方铰接,使该摆动架能绕该摆动轴在下限位支撑装置和上限位支撑装置之间摆动;该下限位支撑装置和上限位支撑装置固定于该进料仓内,且位于该摆动架的摆动路径上,该摆动架常态支撑于该下限位支撑装置上;该摆动架底面设有若干组上进料辊,各上进料辊的下端位于同一斜面,该斜面与水平面具有开口朝向该进料平台的夹角;各下进料辊之间通过链条连接,并连接至下液压马达;各上进料辊之间通过链条连接,并连接至上液压马达;

  该刀鼓装置的进口连接该进料仓的出口,该刀鼓装置内设有带粉碎刀具的刀鼓,该刀鼓装置的出口连接该排料装置;该动力装置与下液压马达、上液压马达、刀鼓装置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刀鼓装置包含刀鼓壳和内部的刀鼓;该刀鼓壳一端底部设有与所述进料仓连接的进口,另一端上方设有与所述排料装置连接的出口;该刀鼓壳两侧内部均设有隔板,该隔板与该刀鼓壳之间形成鼓风区,两个隔板之间形成粉碎区;该刀鼓设于该粉碎区,设有环形布置的粉碎刀具,该刀鼓的转轴穿过该隔板及该刀鼓壳,末端设有带轮,与所述动力装置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多辊进料的移动式树木粉碎机,还包括集中润滑结构,包括若干独立的润滑管路,分别通向所述进料辊装置、刀鼓装置;各润滑管路的端头集中在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各下进料辊转速相同,所述各上进料辊转速相同,所述下进料辊和上进料辊的线速度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多辊进料的移动式树木粉碎机,其简单易操作,结构稳定,能被机器牵引行走,并能够完全满足直径35厘米以下树木和枝丫的处理,可以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多辊进料的移动式树木粉碎机的进料辊装置的下限位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多辊进料的移动式树木粉碎机的进料辊装置的上限位状态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多辊进料的移动式树木粉碎机的集中润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辊进料的移动式树木粉碎机,包括车架1及依次设于该车架1上的进料平台2、进料辊装置3、刀鼓装置4、排料装置5、动力装置6。

  如图1所示,该车架1作为机器的主架,底部一端设有行走轮11,另一端设有拖车千斤顶12,靠近该拖车千斤顶12的一端侧面设有拖挂环13,可用于牵引车转运机器。

  如图1所示,该进料平台2设于该车架1上靠近该行走轮11的一端,该进料平台2设有用于操作进料退料的操作杆21。该进料平台2设计到合适高度,方便人工上料,操作杆21经过控制进料辊装置3的正转和反转,以用于手动操作进退料。

  如图1-图5所示,该进料辊装置3包括进料仓31,该进料仓31的进口与该进料平台2的出口连接。该进料仓31内部的下方设有若干组下进料辊32,各下进料辊32的顶面位于同一水平面。该进料仓31内部的上方设有摆动架33,该摆动架33的一端通过摆动轴331与该进料仓31的进口上方铰接,使该摆动架33能绕该摆动轴331在下限位支撑装置34和上限位支撑装置35之间摆动。该下限位支撑装置34和上限位支撑装置35固定于该进料仓31内,且位于该摆动架33的摆动路径上,分别能够达到下限位状态和上限位状态,该摆动架33常态支撑于该下限位支撑装置34上而位于下限位状态。该摆动架33底面设有若干组上进料辊36,各上进料辊36的下端位于同一斜面,该斜面与水平面具有开口朝向该进料平台2的夹角。优选的,该摆动架33与该进料仓31底部之间设有液压缸332和/或拉簧333,液压缸332平时随动,根据需要还可以抬升上进料辊36或者增加上进料辊36的下压力,拉簧333用于增加上进料辊36的下压力。进一步的,该上进料辊36和下进料辊32的数目均大于一个。

  自然状态下,摆动架33位于下限位状态,上下进料辊之间会形成一个坡度平缓的楔形空间37。不一样的规格的枝丫原料进到这个楔形空间37,都会有相应的上下进料辊与之接触,然后上下进料辊带动树木或枝丫原料进料的同时会通过树木或枝丫原料的支反力将摆动架抬起。楔形空间37开口大,粗壮树木或枝丫进料时,树木或枝丫与上进料辊的接触点远在相应上进料辊36的轴心之下,摆动架33也能通过枝丫原料的支反力将摆动架33抬起。相比之下,假如只有一个上进料辊36,受空间所限进料辊的直径往往达不到最大进料直径的二倍以上,粗壮枝丫进料时与上进料辊的接触点就会靠近上进料辊36的轴心或者高于上进料辊的中心,树木或枝丫原料的支反力不足以将摆动架33抬起,想要继续进料就必须人工抬升摆动架,费时又费力。

  每个下进料辊32绕着固定的中心旋转,下进料辊32前后及下进料辊32之间均布置进料导向板38,支承并辅助树木或枝丫原料不断地随着下进料辊32进料。各下进料辊32之间通过链条连接,并连接至下液压马达321。每个上进料辊36分别绕着摆动架33上的固定中心旋转,各上进料辊36之间通过链条连接,并连接至上液压马达361。上下进料辊所用的这两个液压马达通过油路实现并联,进而达到进料辊拉力平衡的效果,防止下进料辊32或上进料辊36单方空载打滑的问题。该下进料辊32转速相同,该上进料辊36转速相同,该下进料辊32和上进料辊36的线速度相同,以避免下进料辊32与上进料辊36之间出现相互阻碍的矛盾。

  如图6-图10所示,该刀鼓装置4的进口连接该进料仓31的出口,该刀鼓装置4内设有带粉碎刀具411的刀鼓41,该刀鼓装置4的出口连接该排料装置5。排料装置5通过风送实现上排料,排料方向可调,排料远近可调。该动力装置6与下液压马达321、上液压马达361、刀鼓装置4连接。该动力装置6为独立单元设计,配置有控制器及显示屏61,实现机器的智能控制。

  该刀鼓装置4包括刀鼓壳42和内部的刀鼓41。该刀鼓壳42一端底部设有与该进料仓31连接的进口421,另一端上方设有与该排料装置5连接的出口422。该刀鼓壳42两侧内部均设有隔板423,该隔板423与该刀鼓壳42之间形成鼓风区43,两个隔板423之间形成粉碎区44。该刀鼓41设于该粉碎区44,设有环形布置的粉碎刀具411,该刀鼓41的转轴412穿过该隔板423及该刀鼓壳42,末端设有带轮45,与该动力装置6连接。刀鼓41绕着转轴412运转,刀鼓41中部的粉碎刀具411用于将树木和枝丫原料切削成碎屑,刀鼓41通过皮带传动来驱动,刀鼓41惯性大、运转平稳。该刀鼓41两侧均设有风扇413,用于鼓风助力碎屑使其到达该刀鼓壳42的出口422。

  如图8、图9所示,刀鼓壳42既是物料通道也是气流通道。物料从刀鼓壳42的进口421进入刀鼓壳42,在粉碎区44内被粉碎后形成碎屑流,碎屑流通过离心作用甩向刀鼓壳42的出口422并最终排出机器外边。气流的流向如图中箭头所示,刀鼓壳42两侧均布置进风孔424,空气通过进风孔424从机器外边进入到鼓风区43,风扇非常快速地旋转将气流加速并通过离心作用使气流流向刀鼓壳42的出口422,两股气流合流再经过刀鼓壳42的出口422的收口后形成具有输送能力的强劲的风。

  如图10所示,刀鼓41两侧带风扇413,鼓风助力碎屑排出机器外边的效果很显著。假如没有风扇413,碎屑往往需要借助离心力跟重力从下方排出,否则有几率会使排料动力不足进而导致碎屑落回刀鼓壳42或者碎屑堵塞出料口422。假如仅一侧带风扇,不带风扇那一侧的助力效果会差,刀鼓41长度越大这种助力效果的差异就越大,同样有极大几率会出现碎屑落回刀鼓壳42或者碎屑堵塞出料口422的问题。刀鼓壳42的区域分隔是一种优化设计,通过左右两个刀鼓壳42的隔板423成功将鼓风区43与粉碎区44分隔,通过结构布局保证进料区只能通往粉碎区44而不能通往鼓风区43,成功避免了粉碎对排料的干扰。风扇413主要起鼓风作用,优化设计使其少接触或不接触碎屑进而能够大大减少磨损与撞击。

  如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多辊进料的移动式树木粉碎机,还包括集中润滑结构7,包括若干独立的润滑管路71,分别通向该进料辊装置3、刀鼓装置4。各润滑管路71的端头集中在一起。本实施例中,该集中润滑结构7设于该刀鼓壳42侧方。集中润滑结构7通过将润滑点引出的方式,将机器需要润滑的部位集中起来,解决不好润滑或者容易遗漏的问题。本机的主要润滑点是刀鼓轴承72、上进料辊轴承73、下进料辊轴承74,这些部位的润滑很重要,但是有的部位由于空间关系导致不好润滑,集中润滑可以轻松又有效解决实际问题。润滑点集中到一两个区域,但是润滑点各自独立而不共用,方便不同润滑点制定不同的润滑周期,也方便单个润滑点的临时润滑需求。刀鼓轴承72的润滑频率高,上进料辊轴承73、下进料辊轴承74的润滑频率低,采用集中而又独立的方式确实很方便。轴承布置在机器两侧,因此集中润滑结构7在左右各有一个区域,布置方便并且功能实用。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目的是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及应用,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之内。

  如您需求助技术专家,请点此查看客服电线.探索新型氧化还原酶结构-功能关系,电催化反应机制 2.酶电催化导向的酶分子改造 3.纳米材料、生物功能多肽对酶-电极体系的影响4. 生物电化学传感和生物电合成体系的设计与应用。

  1.高分子材料的共混与复合 2.涉及材料功能化及结构与性能的研究; 高分子热稳定剂的研发

  高分子生物材料与生物传感器,包括抗菌/抗污高分子材料、生物基高分子材料、超分子水凝胶、蛋白质材料的合成与自组装、等离子体聚合功能薄膜、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光谱(SPR)、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生物传感器等。

  1. 晶面可控氧化铝、碳基载体及催化剂等高性能、新结构催化材料研究 2. 乙烯环氧化催化剂的研究与开发 3. 低碳不饱和烯烃的选择性氧化催化剂及工业技术开发

  1. 加氢精制 2. 选择加氢 3. 加氢脱氧 4. 介孔及介微孔分子筛合成及催化应用


相关 文章
相关 产品
欧宝体育棋牌